翔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pg电子竞技平台

窑洞对——浅论企业何以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     来源:集团总部     日期:17/08/30
分享到:

 

1945年7月4日的下午,在延安的窑洞中黄炎培和毛泽东有过一段探讨中华民族未来出路的著名对话。黄炎培:“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精神也就渐渐放下。

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

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对黄炎培的这一席耿耿诤言,毛泽东庄重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黄炎培和毛泽东的对话,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称为堪与千古“隆中对”媲美的“延安对”,亦称“窑洞对”。在“窑洞对”中,黄炎培通过对“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论述,详细地描述了一个长期支配着社会事物发展的历史周期律,而毛泽东则回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激发人民的活力,进而激发民族活力来打破这一历史规律的方法。

“窑洞对”主要是探讨兴亡论这一历史周期律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然而这个周期律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仍然发挥着支配的作用。目及古今中外的大小企业,无不在这个历史规律中循环往返,挣扎于兴亡的轮回。

企业发展之初,无一事不用心、无一人不卖力。虽有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环境,然而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纵有千尺刀山、万丈火海,亦不能阻挡企业前进的步伐,企业的兴勃之势犹如雨后春笋般势不可挡。

然而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惰性发作习以为常、忘却初心志气不再,前进势头犹如拍打在海岸的波浪停滞不前。又或者,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人才储备渐见枯竭、应对办法举步维艰、发展环境日益变化,管理手段与能力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这时候企业活力日渐式微,而困扰企业发展的内部矛盾却日益增多,任何一个小问题的爆发都会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把一个个企业巨人轰然击倒,从而堕入消亡的深渊。

怎样才能打破这个企业发展的周期律,成为无数企业家案头沉思待解的问题。引用毛主席的言论,能够打破企业兴亡论的方法,就是激发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创造力和活力,进而激发企业的活力,从而跳出企业兴亡更替的轮回。而激发员工活力的方式,就是企业提供的一个个平台,合理的薪酬体系平台、有潜力的发展规划平台、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优胜略汰的升降平台、畅所欲言的发言平台……,只有真正实现了这些林林总总的平台,才能够让员工找到归属感,让员工从内心中激起为企业前进而奋斗的欲望,进而能够达到舍小我、成大我的臻化境界。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警世名言,应该成为悬挂在每个企业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企业家思考企业前进之路的动力。

网站地图